“圍籬”(Gated)與“守衛”(Guarded)產業單位,兩者之間有哪些不同,相信有不少人還不是很清楚;近年來,市場的趨勢是興建“圍籬”與“守衛”產業單位,這些並不局限於共管或分層產業,也包括有地住宅單位。
另一個後市看起的趨勢:許多原有的有地房產,近數年來也安置流動保安亭、築起守衛杆,聘請了一些保安員,原因:社區治安太壞了!居民或業主被迫出錢、出力改善社區的治安。
看看現有花園住宅區都築起守衛杆,聘請保安員,在一些次要的出入口通道排滿汽油桶,發展商新推出的有圍籬與有守衛產業計劃,都賣得相當不錯。
雖然這些是有地房產計劃,但由於是圍籬、共管性質,有關單位的地契歸為分層產業部門處理,受到1985年分層地契法令的約束,不像現有的有地排屋,儘管築起守衛杆、安置守衛室,這些依然是個別地契單位。
若要對這些單位有基本認識,比較容易區分,其中一個特點是:共管產業在還未有分層地契或個別地契期間,有成立聯合管理機構,至於個別地契單位的原有住宅區,只成立居民協會。
發展商新建的有地、有守衛住宅產業計劃,若已有地契,排除圍籬的特色,免去成立聯合管理機構的需要。
至於有守衛產業計劃,這些是獲得全面或局部守衛服務的住宅區,提供社區居民相關的保安服務。
圍籬產業背景 由管理機構管理
由發展商提供的圍籬與有守衛房產單位,是一些社區保安改善的例子,吸引不少潛在買家購買圍籬與有守衛的產業單位,除了多層的住宅產業計劃,業者也提供有地附設圍籬與有守衛特色的房產單位。
有關趨勢的進展,促使1985年分層地契法令於2007年加以修訂,在分層地契法令之下,已經有地契的房產單位,將由擁有共管產業的管理機構負責管理,籬笆圍繞整個住宅區。
所謂的“有地分層產業”,稱為“圍籬社區計劃”,除了圍籬社區計劃,在現有及新的住宅區,也設立有守衛社區。
在雪州的448個守衛社區,其中220個獲得地方政府當局的批准,另外228個是在沒有獲批准下運作。
住宅社區安置守衛室、守衛防杆、圍籬、限制公眾進入有關社區,有時难免會對出入有關地區的人造成不便。
鑒於圍籬社區及守衛社區迅速成長起來,催促了地方政府當局制定相關條例的必要,以控制及監管圍籬社區及守衛社區的發展。(星洲日報/投資致富‧地產札記)
围篱社区(Gated and Guarded community)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时髦家居的基本需求,发展商的高档或中档屋业发展成为新新人类购屋者的首选,围篱社区及24小时保安已成为生活潮流!
保安围篱社区于近几年成为时髦家居的必备要求,除了保障居家环境及家中财物,同时也有一种“高级”的型象。
出入需登记
吉隆坡及雪兰莪的屋业发展已推行有关围篱社区计划,因早期已实行围篱社区概念的如Country Height, Tropicana 等,因于10多年前开始引入有关概念并获得好评,当时除了对一些外来者必须登记才能进入的措施引起部分人士不满,绝大部分居民都感到非常满意,成为一股潮流。
现在围篱社区是人民新生活的需求,这是因为现在治安问题令人担忧,人民除了自己加强住家的保安,如增设锁头及闭路电视系统等,同时对发展商的发展工程中是否包括围篱社区及保安系统,也是购屋者的考虑因素。
其实不难发现,房地产博览会(MAPEX)大部分展览的屋子都备有24小时保安系统及围篱社区,由此可见围篱社区已成为一种需求和潮流。
至于缴交保安费方面,若是备有围篱社区的新兴住宅区将会列入买卖合约内,让购屋者遵守及缴付相关费用;若是旧的住宅花园后期才发起的保安系统,将面对无法收齐保安费用的问题。
丽屋高原实业经理●龙仕兴:保安费引纠纷
围篱社区确实成消费者对新屋业发展的期盼及需求,尤其是对于价格较高的房子,相对的市民对居家安全有较高的要求。我觉得缴交保安费或管理费才是令人懊恼的问题,因为有些保安管理费并不在当初购屋的合约内,因此才出现拖欠甚至不愿缴费,这引发各种纠纷。
IJM置地高级销售经理●黄慧贞:由居民聘保安, 我们发展的计划是依据消费者的需求,而目前的趋势是采用围篱社区,包括整个社区是有篱笆围着,是符合现在及未来的消费者要求.
若比较两间相同地点和品质的屋子,有社区围篱及保安亭的房屋会比没有围篱的房屋来得抢手,由此可见市场对围篱社区的房屋需求量越来越大。